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戏剧  > 详细页面

歌剧《沂蒙山》:深情赞颂英雄的土地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新华社 2019年05月20日 阅读量:

  

    据新华社电 作为2019年全国优秀舞台艺术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剧目之一,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临沂市委联合出品,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日前亮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在时长约150分钟的演出中,山东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舞美设计浑然一体,6幕40个唱段层层递进,生动勾勒出千回百转的情感波澜和深沉厚重的史诗意蕴,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

  这是歌剧《沂蒙山》自2018年12月首演以来第一次进京展演。此前,该剧已在山东济南、福建福州等地先后演出了6场,精深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和精良的制作为该剧赢得了良好口碑。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市考察时深情地说:“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沂蒙革命老区这片红色沃土曾孕育了大批享誉全国的佳作,如京剧《红嫂》、吕剧《苦菜花》、电影《红日》等。在总结这些作品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山东于2017年正式启动了民族歌剧《沂蒙山》创排工作。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创排初期,《沂蒙山》创作团队数次到临沂市采风,重走当年人民军队的行军路线,与革命遗址附近的村民座谈,向“老支前”、沂蒙红嫂后人虚心求教。总导演黄定山、编剧王晓岭、作曲栾凯及主演王丽达、王传亮、杨小勇等人手一个笔记本,将所思所悟认真地记录下来。创作初期,剧本的每次修改打磨,编、导、演等人员都必定参与“侃戏”。

  据相关资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仅有420万人口的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累计有120多万人参与拥军支前,超10万将士血染沙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沂蒙山》艺术总监张桂林说,若用一句话来概括《沂蒙山》的创作主题,那便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突出这一主题,《沂蒙山》创作团队借用我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的创作手法,通过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场景,用艺术语言讲述了感人的红色故事。在艺术特色方面,《沂蒙山》的作曲在传承歌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运用板腔体并加入具有时代感的元素,将歌曲《沂蒙山小调》与全剧完美融合,同时大胆借用音乐剧的表现手法,使咏叹调、宣叙调等衔接得更加自然。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