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撒拉族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要经过取名礼、婚礼、和葬礼,按照传统习俗,新生男孩儿还需要在幼年时行割礼。
新生儿出生之后,父母会向亲属家人和宾朋报喜,然后邀请阿訇为新生儿举行仪式为新生儿取名。这在撒拉族的人生礼俗中称为取名礼。
割礼是伊斯兰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宗教礼仪,也是撒拉族男孩儿人生中重要的一项人生礼仪,每当男孩儿七八岁时,父母会邀请村庄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阿訇或者医生为孩子举行割礼。割礼之后,孩子父母会在家中杀牛宰羊,大宴亲朋好友,以示庆贺。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医疗事业的发展,现代撒拉族人举行割礼往往会有父母带孩子到医院请医生做包皮环切手术,然后再回家举办酒席庆贺。而撒拉族女孩到八九岁时,就要按照撒拉族风俗戴上传统的盖头,年幼和未出嫁的女子盖头的颜色往往都为绿色。
撒拉族的婚礼全在隆冬举行。冬季正值农闲时节,人们大都会在家过冬御寒,经过一年的劳作,此时人们家中食物充盈,牛羊满圈,寒冷的天气也便于保存食物。此外亲朋好友也大都从外地返家,人员聚集十分方便。 萨拉人的婚礼一般在晚上举行。仪式开始,先由女方的长辈在庭院里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带,再进上房,由已婚的至亲陪伴,面对阿訇坐在炕上的木凳上。岳丈问新郎:“我女儿已许配给你了?”新郎点头允认,然后阿訇起诵“尼卡亥”(证婚赞词),把盘中的红枣、核桃分撒给室内外的观众,婚姻算正式准认。在婚礼举办的当天,还会举行热闹的“挤门”娱乐活动,新人家属双方在门口进行一番“斗智斗勇”,新娘家庭一方会坚持抱新娘进门,而新郎父母一方则会堵住门口让新娘步行进入家里,寓意新娘入门后不能过于高傲,要尊敬长辈,如此一来,双方挤来挤去,场面非常热闹。
撒拉族新人结婚一般都会经过说亲、订婚、彩礼、婚礼四个程序。
撒拉族的婚姻制度为一夫一妻,妇女严守传统的礼俗。
撒拉族的传统风俗比较保守,父母在家庭中拥有很大的权利,即使在现代,很多撒拉族家庭依然固守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礼俗,子女的婚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由父母家长来决定。由于撒拉族在我国人口不是很多,并且居住分布十分集中,所以撒拉族人严禁近亲通婚,实行外族联姻或者家族内不通婚的婚俗,由于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且风俗与回族相近,因此撒拉族与回族通婚较多,此外撒拉族与汉族、蒙古族、藏族通婚的现象也不少见。这种与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通婚,一般都是以外族人遵从撒拉族生活习俗为前提,否则撒拉族内部族人一般不会同意异族年轻人结为夫妻。撒拉人的婚礼由阿訇主持,传统的撒拉族婚礼习俗内容多样,生动有趣,除了“挤门”礼,还有新娘新郎表演“骆驼戏”的“对委”礼。另外,撒拉族婚礼还保留了游牧民族的“哭嫁”礼,大婚当日,新娘会在亲人的陪伴下哭着走出家门,与父母依依惜别。等到新娘到达新郎家中之时,新娘要例行“摆针线”礼,对新郎的亲朋好友展现自己娴熟的女红技艺。大婚之时,宴请宾朋好友出席婚礼,与汉族礼俗相近,新娘也是要头盖盖头,但是盖头会有新娘的嫂子或者婶娘用新筷子揭开,而不是由新郎揭开。
撒拉族的葬礼风俗与伊斯兰宗教葬礼仪式基本保持一致。葬礼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进行,当有人逝世之后,办理后事者会在两三日之内将死者速葬。依照教规,所有穆斯林死后,需净身缠裹白布后土葬,葬礼中一般不用棺椁。在下葬之前,吊唁者口念《古兰经》中的“亚辛”“特包热”等经文内容,祈求真主能够饶恕逝者在生前所犯的罪过。
参考资料:马明良、杨宏峰著《中华民族全书:中国撒拉族》,黄河出版传媒集团,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