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反映在婚姻习俗上,有许多与汉族相同的地方,但也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四五百年前,仫佬族与别的民族就已经有了互通婚姻的关系,严格禁止近亲结婚。
历史上的婚娶,都要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使青年男女经过走坡唱歌,建立感情,互相恋爱,也必须经双方父母同意,托媒说亲,才能结为夫妇,如有一方父母不同意,就不能结婚。旧式的婚俗,隆重而又奇特,既饱含着“三牲六礼”的内容,又洋溢着民族的情趣。 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 :
说亲:男方请媒人向女方父母求亲。如女方父母同意,即将女方的“生辰八字”(用红纸写的出生年、月、日、时辰)交媒人带给男方。
合八字:亦称“合命”。如果算得的结果是“天作之合”,就由媒人给女家送回“六合”喜帖,认可这门亲事。
相亲:也称看亲。八字合成后,由媒人与男女双方当事人商定时间、地点相见,看长相外貌是否合乎意中之人。若系原已相识或童婚,则可免去这个程序。
看屋:仫佬族大凡订婚之前,女方需要媒人陪同带上三亲六戚数人到男家一趟,察看屋宅及家庭状况是否过得去。如果满意,男方则送女方一匹土布,女方收下就算订下亲事。假若不收,说明女方不愿意,这门亲事不成。
会亲:订亲后,媒人与男女双方约定时间、地点,男方挑去酒肉一担,放在十字路旁,然后避开,让女方和她的父母、亲戚、朋友饱餐一顿,剩下全部带走。次日,女方照样备办酒席一担放在路旁,让男方亲友宴饮。这项婚仪程序,早年已经革除。
过礼:订亲后,男方请算命先生择吉日给女方送聘礼好让女方备办嫁妆。过礼后就算礼成婚定,只待迎亲的良辰吉日到来即可完婚。
迎亲:男方则定吉日举行迎亲庆典。当天,一方面在家里摆筵宴客,另一方面派出迎亲队伍到女家接亲。迎亲队伍除媒人外,还有押礼公一人(夫妻双全的老汉),“人姑”(少女)、“茶童”(少男)各二人,“红娘”(成年妇女)四至六人,都必须是父母双全的,名之好事成双。
拦门阵:迎亲当天,女方在本村前的路口,用犁耙、鸡鸭笼、条凳、竹竿等物布成“拦门阵”,阵前摆凳子、茶水、阵后坐些女方邀来送亲的姐妹。迎亲队伍来到,先招呼坐下休息、喝茶水。然后送亲姑娘先唱“拦门歌”。若是男方歌手唱得好,很快就可以“拆阵”入村迎亲,否则不准进村。
发亲:新郎家送来的彩礼,经女家亲戚验收后,即祭祖、发亲。
进门:新娘来到夫家,进门时由撑伞姑娘在新娘头顶开合雨伞三下,由亲人搀扶跨过门槛。
闹堂:迎亲当晚夫妻不同宿,洞房中不铺床,只摆一张八仙桌,几张条凳。新娘、送嫁娘坐在洞房内,新郎、陪郎汇集堂屋中,互相对歌,通宵达旦。
回门:对歌到天亮。早餐后新娘即随同送嫁娘回母家,待到二月社日,男方才派人把新媳妇接回住上三几天。此后,逢上农忙或过年节再回来三两天,如此来来往往多年,俗称“走媳妇路”,直至生育小孩才长住夫家。
仫佬族除了男婚女嫁,也有招郎入赘的婚俗。赘郎往往是家境贫寒无力完婚者,招婿之家大都是无嗣者。入赘有两种情况:一是男方带钱上门,不收女方财礼,无须改姓换名,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婚后若与女方家属合不来,可以携妻带子回自己家;另一种是接受女方财礼,必须改名换姓,即将本姓改为妻姓,并按女方兄弟班辈取名,在家中没有什么地位。婚后若为女方家属厌倦,可随时被撵走而另招他人为婿。
旧社会,仫佬族也存在离婚的情况。当时离婚时请“冬头”族长处理。如裁决男方理亏,则女方再嫁时的身价银归娘家收,若是女方理亏,再婚的身价银归男家作为赎身钱。
过去,仫佬族的妇女也存在再嫁的现象。夫死再嫁被称为“半世”,离婚再嫁名为“生遣”。无论是哪种“再嫁”,均受社会歧视。因此,都得在再嫁前,到村外搭棚或灰寮,由亲戚陪伴,住上七天,而后发亲,名为“出岩”。再嫁后必须在夫家住满四个月,而后由丈夫亲自陪同首次回娘家,俗称“回门”。
参考资料:
1.潘琦主编,《仫佬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
2.李干芬、胡希琼著,《仫佬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