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13种:木鼓舞、悼念舞、臼棒舞、拉木桥舞、刀舞、三弦舞、蜂桶鼓舞、打歌、毕颂舞、跳摆、无乐伴奏歌舞、芦笙舞等。共有70多种跳法。佤族舞蹈的主要特征是:下肢动作复杂,舞步变化大,双跺单踢、一步跺、三步跺、三步一踢、一步踢、撩腿按地等。这些特征形成了整个佤族民间舞蹈力度强、豪放、粗犷、古朴浑厚的风格。
西南边陲云南省临沧市佤族艺术家表演的佤族舞蹈 引自中国经济文化网
沧源佤族舞蹈除木鼓舞、蜂桶鼓舞、打歌外,10种舞蹈的流行地和动作如下:
悼念舞:佤族为悼念有名望的死者及安抚死者亲属而跳的风俗性舞蹈。它流传于南腊乡和班老乡一带,舞蹈无乐器伴奏,而是由领舞者领唱、众人合唱,舞者围成圈,手拉手,面对着棺木跳舞,动作自始至终只有跺步、抬腿、身微俯及踏步、直身五个动作组成。
臼棒舞:岩帅一带为悼念对寨子有贡献的人而进行剽牛时跳的男女集体祭奠舞蹈。整个舞蹈,竹子、铜铃来伴奏。臼棒(用于舂米的)代表着有吃、有穿,竹子表示有住房,铜铃(马铃)表示有马骑。伴奏是以二拍子进行。无唱词,舞蹈动作轻巧、灵活。
拉木桥:糯良一带拉木桥过程中跳的男女集体舞蹈,包含着风俗祭祀和娱乐两个内容,整个舞蹈由拉木桥和刀舞两大部分组成。跳舞时舞者站成几个八字,用藤索边拉木桥边演唱边舞,无伴奏乐器。唱词的大意就是祈祷木桥能平安地到达目的地。大桥落成之后,杀猪剽牛时两个男性在象脚鼓、镲、铓、锣乐器伴奏下跳双刀舞。舞刀者的刚柔、力度随着伴奏音乐节奏的强弱而变化。
刀舞:流传于班老一带的一种自卫防身的民间刀术,舞蹈属男性集体舞,从傣族地区传人。刀舞由蹲步动、左膝跪地动、右膝跪地动、左上步左膝跪地动、右上步右膝跪地动五个部分组成。无乐器伴奏,一般只在比较重大的节日里才表演。
三弦舞:佤族祖传的一种不分季节性的男女自娱集体舞蹈。在月光下进行,无唱调,用三弦伴奏着起舞,舞蹈动作刚劲有力、潇洒、自如,舞曲激扬、抒情,属小调式乐曲。男女青年们往往在舞蹈时互诉衷情。
口琴舞:与三弦舞的内容和性质大体相同,也是属于佤族祖传的一种无季节性的舞蹈。口琴舞是由竹蔑制作的口琴伴奏,男女青年集体自娱性舞蹈,舞蹈动作刚劲有力,刚中有柔,柔中带刚,舞曲清新、欢快。
毕颂舞:译为汉语意为“围圈跳”。它是佤族祖传的用毕颂(即直箫)伴奏,不分季节、男女娱乐交际时跳的男女集体舞蹈,舞蹈时吹奏者在中间边吹边跳,其他舞者在外围成圆圈手拉手也用呼喊声随着音乐节奏起舞,舞蹈潇洒、自如、粗犷、豪放。
佤族跳摆:流传于班老、班洪、南腊一带的一种男女自娱集体舞蹈。伴随小乘佛教传人,只在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时跳一次。佤族跳摆与傣族跳摆最大的区别是:傣族跳摆是属于男性集体舞,用象脚鼓、铓、镲伴奏;佤族跳摆是属于男女性集体舞,是在蜂桶鼓、铓、镲伴奏的节拍下起舞,舞蹈随意性和即兴性较大。
无乐伴奏歌舞:是佤族传统的自娱性歌舞,它分为男女儿童集体舞、女性儿童集体舞、女性青年集体舞三种类型。男女儿童集体舞是儿童以游戏的形式跳的舞蹈,其形式活泼、生动,如《出门》《团团转》《路平平》《花生舞》等。女性儿童集体舞是表现女性儿童一边做家务,一边随歌起舞的舞蹈,如《泉水流》《裹叶子》等。女性青年集体舞是女性成熟后向男性展示自己的美,表达自己对爱情追求的舞蹈。舞蹈潇洒自如、深情豪迈、音乐节奏欢快强烈,如《甩发舞》《多依花》等。
芦笙舞:佤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男女自娱集体舞蹈,一般是在过年过节时跳,舞蹈仅有芦望伴奏,舞者也自编唱词边呼喊助兴。芦笙舞共有50多种跳法和伴奏舞曲。其共同的特点是:跳跺的力度强,多为左脚轻、右脚重,手部动作为随身自然下垂、前后摆动。队形为面朝逆时针方向的圆圈,时有顺时针方向的退步,后撤式向圆心靠拢。舞蹈的随意性和即兴性较大,舞蹈潇洒、豪爽、刚毅、朴实,内容多是表现佤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等。
舂碓舞:是在佤族中流传最广、最为普及、几乎每个村寨都会跳的舞蹈。新中国成立后,《舂碓舞》经加工、整理后已搬上了艺术舞台、上银幕、电视。
敲木鼓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村寨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当工匠把木鼓制作好后试敲满意了,就把抬入木鼓房上架,接着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挥槌敲打,狂欢起舞。
佤族木鼓 刘军摄
甩发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舞蹈。《甩发舞》的产生年代很久,是属佤族祖传。佤族妇女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每当妇女在水竹槽下用水洗净头发后,就要低头梳妆,甩发晾干、整型,后经人们整理提高而成为《甩发舞》。
佤族甩发舞
毯子舞:属群众性的舞蹈。不分时节、场合,特别是男女青年,喜欢在明月下表演。
参考资料: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