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满族 > 文化艺术  > 详细页面

满族传统体育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2017年12月20日 阅读量:15225

  满族早期的体育与娱乐是结合在一起的。主要有骑射与狩猎、摔跤(包括二贵摔跤)、珍珠球、雪地走、踢熊头(类似于足球)、打铜锣、冰嬉与双飞舞跑(滑冰,形式多种,有单人、队形比赛和表演各种方式)、赛威呼、跑冰车、跑马城、嘎拉哈(满语,用鹿、羊、猪等膝盖处小骨制成,有弹、抓、翻等玩法)、蹴球、耍石锁等(据有关方面统计,各地挖掘出的满族传统竞技项目已超过100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挖掘整理,有些项目已经被列为民族体育比赛和表演之中,并多次举行表演比赛,比如采珍珠,就令各界反响热烈。

  一、骑射与狩猎比赛

  以狩猎为主的满族先民崇尚骑射。金王朝建立后,金世宗一再告诫:“旧风不可忘”“不能闭习骑射”;金章宗泰和元年制定了武举化的科试制度,把骑射、步射、马枪三项列为考核重点。入关后,清朝统治者更将骑射习俗作为民族之根本,常习骑射。而骑射文化与狩猎活动密不可分,因此,每年举行万人规模的“木兰秋狝”活动。狩猎不仅是人与野兽之间的斗智斗勇,而且也能充分反映出猎手之间配合及组织方法的重要。为欢庆狩猎获丰,满族民间还流行起了狩猎游戏。该游戏规定参赛两队人数相等,场地大小依人数而定。每人身后背一篓,每队布制熊、虎各一。游戏时双方争相踊跃,向对方背篓内投掷布兽,投进“虎”得2分,投进“熊”则得1分,每局有规定时间,5局定胜负。

  二、满族摔跤与“二贵摔跤”

  由于统治者的着力推广,清代满族摔跤在中国摔跤史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今天传统中国式摔跤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摔跤在满语中称为“布库”(约与蒙古语“博克”音同)。作为一种竞技与角力运动,在八旗兵营和民间都很流行。早在金代,重大喜庆节日和祭祀活动,都有摔跤内容。后来,皇太极为“联蒙抗明”,满族与蒙古族诸部建立友好同盟,每逢迎送宴会,作为娱乐活动,满族、蒙古族摔跤手都要进行摔跤表演。康熙更尚摔跤,常办摔跤比武大赛。由于皇帝对摔跤的大力支持,满族摔跤技艺提高迅速。后来,为颂扬康熙圣明,满族民众还将摔跤比武大赛的场面衍化成为“二贵摔跤”这一民间表演形式。

  “二贵摔跤”,表演者实为一人,穿戴巧妙制成的道具,就可以扮演两个扎小辫的顽皮儿童扭打摔跤。单人扮双人摔跤,模仿得维妙维肖,一时难辨真假,风趣幽默。

  三、珍珠球

  珍珠球,原称“采珍珠”,满族语叫“尼楚赫”,是满族民间体育活动中的一种球类比赛形式,由模仿采珠人动作演变而来。满族先民原先生活在东北多水流域。依据萨满习俗,将洁白无瑕的珍珠作为光明和圣洁的象征,擅长采珍珠,喜欢佩戴珍珠饰品。民间传说,早在努尔哈赤时代,居住在松花江、牡丹江及嫩江一带的采珠人,在辛勤捕捞采集之余,慰劳自己,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于是渐渐产生采珍珠游戏。最初采珍珠游戏多半在河里进行,后发展到岸上。把猪膀胱吹足气后系紧当球,以传、投等动作投入抄网内为胜。久而久之,这种以游戏方式模仿在水中捞取珍珠的游戏活动便发展、演化成为具体的采珍珠游戏,一直流传至今。还传到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方。1984年,经过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体育专家的挖掘和整理,把满族采珍珠游戏正式命名为珍珠球,被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之正式列入比赛项目。从此珍珠球这一古老的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世人面前重新焕发青春。

  珍珠球,所需器材有球、球拍和网蓝,以双方对垒的形式进行比赛。场地呈长方形(长26—28米、宽14—15米),中线两侧依次为水区、限制区、封锁区和得分区,以1球为“珍珠”。比赛方法:参赛者分为两队,每队6人。每队有1人为“渔网”,手持网兜于得分区内接球(捕捞珍珠)。另各出2人为“蚌”,手持蚌形木拍站在对方“渔网”前面,拦截投向“渔网”的球。其余3人为“采珠人”,下“水”(中场)与对方争夺“珍珠”,抢到后便设法躲过对方队员的拦截,把珍珠投到本队网中。每投入1球得1分,10分为一局,三局定胜负。这种运动对抗性强,又有游艺性,而且运动器材简单,对场地的要求也不严,非常适合在民间开展,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至今,在一些满族聚居区依然流行。

  四、雪地走

  “雪地走”,满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为女子专设。该项目一般在平展地带或跑道上进行,距离有100米、200米、400米、500米不等。参赛者需身着旗袍,脚穿高底旗鞋竞走,行进时,两脚不得同时离地,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雪地走项目一说是因穿高底鞋走路,如踏雪而行,故称“雪地走”;另一说为此项目源于古时满族妇女正月在雪地上“结伴出行”之习俗。别有风味的雪地走项目,已亮相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

  五、踢熊头

  后金天命十年(1625),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曾在沈阳南浑河冰面上,举行过盛大的“踢熊头”“足球”竞技比赛。这种球内装棉絮,外用兽皮缝制而成。比赛方法为:双方在冰上各划三道横线,两方列队站在线上,开球后双方抢球,谁把球踢过对方人墙并且穿过三道线谁得分,得分多者获胜。当年满族旗人经常在苏子河和浑河的冰上竞技。在陆地上也“踢熊头”,以踢进对方“营房”的寨门为胜利。在冰上或陆上“踢熊头”,当时称为“蹴鞠之戏”。

  每局有规定的时间,5局分胜负。

  六、打铜锣

  该竞技取材于满族古代史诗《尼山萨满》。竞技场地中心立一竖杆,上挂一面铜锣,每一方有1名投包手站在边线上,一方有人把抢到的“包”传到投包手的手里,投包手就可冲破对方的拦截投包打锣,锣响得分。在规定时间里,得分多的一方获胜。有些村庄路口常挂一口钟,小孩们也可分成两队抛包击钟。

  七、冰嬉与双飞舞跑

  满族先民,长期生活在东北白山黑水间,冰期长达半年以上,在他们长期与冰雪接触的过程中,为适应大自然,发明了冰鞋、爬犁、拖床等冰上行走用具,还研发出各种滑冰技术,举行盛大的冰嬉运动即冰上运动会。清王室统治全国以后,仍旧保持了以滑冰训练军队的旧俗,每年都要在太液池(今北京北海公园)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滑冰检阅,称之为冰嬉。随着冰嬉内容的增加和变化,逐步形成此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满族冰嬉成为中国古代冰上冰上运动代表。冰嬉(满族称打冰滑子、溜冰),满族人入关后将此定为国俗之一,每年冬季在北海等地举行大典,皇帝王公大臣亲临校阅。当时冰嬉的规模及表演水准在当时可谓举世无双。双飞舞跑是冰嬉花样杂技的一种,起源于清朝冰嬉中花样滑冰动作“双飞舞”。双飞舞跑又称“二人三足赛跑”,冰上、地上都可进行。

  八、赛威呼

  “威呼”满语意即小船。赛威呼就是赛船,但并非是在水中的划船比赛而是划旱船,即用划船的动作在陆地上比赛。《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威呼“刳巨木为小,两端锐削,底凹弦平,大者仅容五六人,小者亦二三人。土俗称之曰威呼。亦有作威弧威呼威忽者。冰期间马槽,水则乘以渡,陵则负以行,殊称便利”。此与珍珠球如出一辙,早年部分满族人以捕鱼采珠作为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按萨满风俗,要举行放河灯、赛船等纪念祖先和庆贺丰收活动。外出者不能回家庆祝和祭奠,只能通过将木船推至河中使其顺流而下到家乡,以此慰藉。亲人看到船就宽心。久而久之,他们将这种木船传递情感的活动演化为划旱船民间游戏。至清朝,成为八旗军重要的演习项目。现保留成为满族传统体育项目。

  赛威呼比赛场地通常为50米或60米,跑道宽2.5米左右。比赛时5人一组,在起点线后站成一路纵队,4名队员面向终点在前,另一名队员(舵手)领头,在队尾背对着其他队员站立,全体队员左右手各握一根长竹竿,有一人松手则为放弃比赛,起跑后舵手领喊口令“伊勃棱格(进、前进),哎嗨哟”来掌握跑进的节奏和速度,竹竿上下摆动,如同在船上持浆划水,以队首者胸部先撞终点线为胜。赛威呼运动活泼诙谐,且极富团队精神。赛威呼被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列为表演项目,受到各兄弟民族欢迎。

参考资料:韦哓康 张延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下一篇: 满族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