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满族 > 文化艺术  > 详细页面

满族舞蹈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2017年11月13日 阅读量:

  满族性格豪放,能歌善舞。满族舞蹈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萨满风格和地域特征。满族舞蹈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民间舞和宫廷舞两大类。满族民间舞更兼有萨满祭祀特质,如《腰铃舞》《单鼓舞》《铜镜舞》等,可能只有现时流行的《满族秧歌》例外,纯属民间舞范畴。而满族宫廷舞又多具复排再创性,主要包括《莽式舞》《庆隆舞》等舞台表演形式。

图为木兰围场县庆篝火晚会满族传统舞表演 老铁摄影

满族民间舞

  满族先民信奉萨满教,在举行祭神、祭天、祭祖先等重大祭典时,都以歌舞形式进行,萨满是歌舞中的主要角色。跳神时,萨满头戴神帽,腰系铜铃,手执抓鼓,着神衣神裙,伴着神器有节奏的声响,边跳神舞边唱神歌。先在屋里跳,然后到院外跳。祭祀歌舞表现内容主要为赞颂祖先功德,保佑天下太平,祝愿风调雨顺,祈祷病除灾消等。于是,腰铃舞或“抓鼓腰铃舞”之雏形就此问世,继而演化成为热烈奔放的满族民间舞蹈。

  腰铃舞,尤其是“抓鼓腰铃舞”,最终变成铿锵有力的男子群舞形式,显然与其崇尚骑射之威武风格密切相关。“抓鼓”以牛皮包面,再用皮条将皮面勒紧、系于鼓背面中央的一个铁环上。舞时抓住铁环,既可敲击,亦可旋转。“腰铃”为铜铸喇叭形,长约二三寸,连成一串系于腰后,互相撞击发出悦耳的响声。

  不妨想像一下,幕帘徐徐拉开,现代性的舞台抓鼓腰铃舞盛装亮相:演员们头戴“鹰神”之冠,左手持抓鼓,右手握鼓鞭,边迈豪放的马步边敲击抓鼓,进退有力有度;同时晃动腰部,系在身上的铜铃铿锵作响。舞至高潮,又表演起“张飞片马”“苏奏背剑”“就地十滚”等前翻后滚系列动作。鼓舞铮铮,威风堂堂⋯⋯那场面真够震撼!     满族民间舞,还有一种类似的“单鼓腰铃舞”。其“单鼓”则与汉族巫人进香祭献时所用的鼓相同。单鼓动作分胸前、肩前、腹前与护背鼓等;耍鼓时,又有翻腕片鼓、抖鼓、缠头鼓、背鼓等多种技巧。腰铃舞法则有转摆腰铃、旋飞腰铃和跪步腰铃等。单鼓动作特点,也是左手举鼓、右手持鞭,但脚步类似秧歌步中的“太平步”“十字步”,也有鼓击碎点、双脚“蹉步”“骑马式”及“大踢腿”等耍单鼓动作。

  满族民间歌舞中最有特色的是秧歌舞,或称扭秧歌、闹秧歌,以锣鼓伴奏,“舞毕乃歌,歌毕乃舞”。是化妆的群众歌舞表演形式。逢年过节尤其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为热闹,每逢此时,各村屯都组织秧歌队到各边表演,表演者往往还有各种扮相,或旗人或书生,或老翁老妪,交错歌舞,有说有唱。还有徒步、高跷之分。若两秧歌队相遇,即行“抗肩礼”以示互敬。

  相对汉族秧歌,满族秧歌队伍中增加有反穿皮袄、身挎串铃、手持鞭子和身着八旗官员服饰的人物,人物动作包括对刀把、碰肩、抱腰等满族特有的数十种礼节动作,还模仿鹰、虎、熊、蟒等动物姿态。近年来,农村地区发展变化很大,满族秧歌也从内容到形式更趋丰富,因而在群众中也愈发流行起来。

图为河北唐山市遵化五道洞满族风情村满族秧歌表演 老铁摄影 

满族宫廷舞

  满族宫廷舞成型于清代节庆、出征、凯旋、庆典、筵宴等多项宫廷活动。除延续其传统歌舞要素外,还承传有一些中原王朝历代沿续下来的礼乐制因素。满族宫廷舞主要有《莽式舞》和《庆隆舞》。而《庆隆舞》又源于《莽式舞》。

  满族先民早期舞蹈基本动作,主要为举一手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一人领唱,众人以“空齐”之声相和,加强节奏。“莽式空齐舞”由此得名。其实,“莽式”即为满语“玛克”(舞蹈)的译音。莽式舞粗犷有力,动作幅度较大,多为威武的骑士步,此与满族先民尚武、精骑射有关。

  《莽式舞》多在筵宴和喜庆场合中出现,故又称《筵宴喜庆歌舞》。这种舞场面富于变化,表演形式分“男莽式”“女莽式”及“对舞”“衬舞”等数种。从其源头而言,还分“东海莽式”与“巴拉莽式”。

戏剧艺术学院舞蹈《寸子舞》 (编者收藏)

  东海莽式舞蹈内容主要表现妇女织网、捉鱼,男子狩猎、征战。男女分别执鼓、铃和白绸同舞,还表演“斗怪蟒”等情节,然后男女欢舞,喜庆丰收。主要舞蹈动作有数十种之多。巴拉莽式,也叫“野人莽式”。巴拉人为满族一支,居牡丹江西部张广才岭山区,从事狩猎,清代中后期下山定居,保持每年春季祭天、祭山习俗。仪式先是萨满跳神,后由男女青年表演此舞延续至深夜。据说舞者皆赤膊披发,男着豹皮裙,持手铃,女着柳叶裙表演。舞蹈原有八段,现传下来的有“开门红”“满堂红”“二点鼓”“整阵容”“喜火乐”等五段。

  《庆隆舞》,也称《隆兴舞》或《扬烈舞》,是在丰收年景和庆祝大典中进行的一种场面性舞蹈,也是清朝宫廷舞蹈中最具满族特点的舞蹈,留有民间舞蹈的深刻痕迹。乾隆年间命此名。用于宫廷盛大筵宴之上,多由王公大臣与司舞者共同表演,舞蹈场面宏大,仅乐队就达百人规模。

  作为《庆隆舞》前身,“扬烈舞”早年流传于东北满族聚居区,每逢春节时表演。进入宫廷后称作“庆隆舞”。舞者着戎装扮八旗军士,另有人扮民间传说中的“妈狐子”,表现军士骑马持弓射杀怪兽等情节。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云:“庆隆舞,每岁除夕用之。以竹作马头,马尾彩缯饰之,如戏中假马者。一人屣高跷骑假马,一人涂面身着黑皮作野兽状,奋力跳跃,跷烧者弯弓射。旁有持红油簸箕者一人,著刮箕而歌。高烧跷逐此兽而射之,兽应弦毙,人谓之‘射妈狐子’。此象动之舞也。”清末宫廷表演此舞的形式与上述不同,《钦定大清会典》载:“扬烈舞,戴面具,三十二人,衣黄画布者半,衣黑羊皮者半。跳掷象异兽,骑禺马者八人,介胄弓矢,分两翼上,北面一叩兴,周旋驰逐象八旗,一兽受矢,群兽慑伏象武成。”《庆隆舞》是彰显八旗官兵骑射武功,歌颂先祖英武业绩的舞蹈,突出先民渔猎与骑射文化特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