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9月27日举行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广西电影集团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下称译制中心)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成为同类单位中唯一获此称号的机构。
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作为民族语言文化艺术的产物,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五个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放映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近7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译制中心主要承担壮语、苗语、侗语3个语种8种方言以及毛南语、瑶语、京语、仡佬语、仫佬语等少量保护语种的电影译制、放映工作。
自2009年以来,广西共有500多部各类题材电影被译制成少数民族语版本,放映量从最初的每年几千场次到现在两万多场次,观众达300多万人次。译制中心曾荣获多项政府和行业奖项:译制的壮语故事片《唐山大地震》《天琴》《太平轮·彼岸》《夏洛特烦恼》及融水苗语科教片《突发事件的应急自救》、三江侗语故事片《笑功震武林》等10多部影片获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综合技术奖”“优秀科教片奖”等各类奖项;译制的故事片《百色起义》《焦裕禄》《大决战》《生死抉择》及科教片《泡桐树》《野草种菇》等20多部影片获全国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片腾龙奖、骏马奖等重要奖项。译制中心2018年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今年4月,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专业委员会授予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译制影片的放映,丰富了民族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少数民族群众增长了见识,走上脱贫致富路,也使少数民族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
都安县高岭镇三合村一位村民对壮语科教片特别感兴趣,每当村里放映壮语影片时,他就会早早等在放映机旁。有人问他:“为什么喜欢看科教片?”他笑道:“影片教会我如何科学种植水稻,每亩多收了200多斤,收入比往年高。”
在隆安县丁当镇联合村、南圩镇联造村,自从放映了民族语电影,村民们就被这些电影所吸引,晚上聚在一起观看影片,很少再去打麻将、赌桌球了。
为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广西电影集团公司还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东盟语影视剧译制工作,将优秀国产影视剧推向东盟国家,先后完成越南语故事片《天琴》、柬埔寨语故事片《阿佤山》及电视纪录片《风物东兰》越南语、泰语、柬埔寨语、印尼语、老挝语、缅甸语等6个语种的译制工作。
作者:张海英 李立勇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