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村寨 > 民族建筑  > 详细页面

河西走廊乡土民居更新策略研究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苏小辰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5日 浏览量:

  甘肃河西走廊地处甘肃省西部,属于中国西北地区。这一地区的乡土建筑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乡土建筑,这片地区的乡土建筑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了人们为了适应自然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现阶段的传统的乡土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了,而新建的乡村地区的建筑不能体现西北地区的地域特色,因此,如何既能体现甘肃河西走廊的地域特色又能让乡土建筑在这一片区域继续留存就是本文想要讨论的问题了。

  我国学者不断研究西北乡土建筑,提出西北乡土建筑的研究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下,从开始对原有单体建筑的研究向农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的转变。

  但是,针对西北地区乡土建筑的研究依然没有打破研究的局限,并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乡土建筑的研究缺乏对于西北其它地区的研究;第二,研究对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生土建筑介绍极少;第三,乡土建筑在当今的甘肃河西走廊不被人们重视。

  国外的乡土建筑研究相较于国内来说较早得到了建筑学界专业人士及学者的注意。20世纪60年代,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纽约举办了“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主题展览。近20年来,还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保护乡土建筑,他们指出,在当代乡村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应探索出符合传统建筑文化精髓和适应现代发展的路,要探索如何合理得将现代性与本土性相结合的路。

  20世纪30年代末,梁思成等第一批现代中国建筑学者开始对我国典型民居进行初步调查和研究。1981年国内著名建筑核心刊物《建筑学报》向人们介绍了位于广大西北地区的乡土建筑。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在近十年来活跃于台湾和大陆的震后重建的乡村实践工作,在乡村地区运用轻钢结构为乡民们搭建新的符合抗震标准的新乡土建筑。西北乡土建筑真正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工作——是20世纪80年代初任震英先生一手所创建的。

  甘肃河西走廊的乡土建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人口结构构成等因素,与我国其它地区乡村有着明显的不同。更新策略研究有利于以尊重地域文化的民居建筑摆脱现在现代化趋同的现象,以及为同类型下对于地域文化民居建筑建造的理论探索新的方法,推动甘肃省河西走廊乡土建筑的设计条件下的推广。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乡土建筑发展概况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甘肃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甘肃省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位于祁连山以东,合黎山以西,乌鞘岭以北,甘肃新疆边界以南,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为南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农业发达,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地。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演变历程

  河西走廊自古就处在丝绸之路即中西文化交流的要道上,多元文化共生。河西走廊城镇根据军事斗争形式和屯田需要而设,奠定了河西地区城镇的基本规模和形式。明清时期,甘肃河西走廊的聚落进入快速发展期。明清时期的河西走廊乡土建筑记载较这之前的时期更为详细。明清时期的河西走廊生土建筑一般为低矮的房屋。

  堡寨式民居是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特殊的民居形式。明朝为了巩固边疆,以筑堡寨护卫自身安全成为第一要务。但随着清朝统一全国,清廷对河西地区的经营策略发生了变化,堡寨的防御功能逐步弱化,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地方民居形态而存在,却对后来民国时期河西走廊民居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河西走廊还有一类较特殊的建筑是处于世界风库的安西农村房子一般是高不及一丈而平顶略斜的土舍,可以称为穴居。穴居,是傍河之侧凿土窟或者一两层的土舍。

  河西地区民勤旧时乡村房舍讲究高墙厚垒,目的在于阻挡风沙和敌对势力的侵害。这种民居布局形式和格式要根据民居的主人的财力来决定。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乡村乡土建筑形态

  建造资源及基金

  建造资源是指建筑在建造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木材和石材比较稀缺。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植被主要是旱生草类和灌木,成品木材产生于为数不多的山区中。早在明代,这些山区还受到了大量的破坏。清代后期,河西走廊建筑的用的木材就主要是白杨木,明代是油松,二十世纪之后,建筑材料中就少有木材了。石材方面,河西走廊的石材生产一直受限于石材资源的稀缺,现在的石材资源主要是运用交通工具从中国其他地区运送石材。甘肃河西走廊经济较为落后,建设基金不够充足。

  河西走廊的主要建筑材料

  成品木材和石材的严重稀缺,当地的居民创造性的运用生土这种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这种材料取自于大自然,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建筑材料。乡土建筑正是由于甘肃河西走廊缺乏足够的成品木材和石材,人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创造出了生土建筑这一比较有地方建筑特色的建筑形式。

  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乡土建筑常见形态

  乡土建筑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表现形式是生土建筑。其中又可以分为全生土建筑与半生土建筑。全生土建筑是建造于地面之上的生土建筑,建筑主体部分采用生土材料。半生土建筑:同全生土建筑一样,都是建造在地面上,只是建筑主体部分即采用生土也采用其他材料。

生土建筑结构形式(作者自绘)

乡土民居平面图(作者自绘)

乡土建筑

  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半生土建筑占据主要地位。半生土建筑的主要类型为土坯墙建筑和夯土墙建筑。土坯墙建筑就是用泥土为墙的房子,墙的内外材料用的都是泥土。一般会选择粘土作为墙体材料,另外还会填充部分加筋材料,加筋材料皆为当地易得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较大的提高墙体的抗弯及抗剪能力。夯土墙建筑:运用夯土的方法将墙体建立起来,建筑的其他部分的建造方法和建筑材料与土坯墙建筑很类似。

  土坯墙建筑的建筑结构主要是土坯墙和木制的柱子承重,还有一种是土坯墙和抬梁架一起承重,最后一种是土坯墙承重。土坯墙受限于自身的材料和工艺问题,所以建筑进深一般情况下较小。

  夯土墙建筑的建筑结构与土坯墙建筑类似,但是夯土墙的承重能力要更强。

  甘肃河西走廊乡土建筑的面临的现状:(1)运用生土材料的乡土建筑保有量很大。(2)这一地区的农村居民喜欢建造砖瓦房,当地政府在建造新农村时,也偏向于使用砖和混凝土。(3)传统的乡土建筑在防水上有自己的缺陷,除了防水上有一定的缺陷外,建筑的进深和开间也受到了严格地限制。(4)当地居民观念发生变化,居民自建房多采用砖结构房屋,对采用生土材料的乡土建筑的兴致不高。

  甘肃河西走廊乡土建筑的面临的问题

  甘肃河西走廊乡土建筑的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这几个:(1)成品木材资源稀缺、优良树种匮乏是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突出特点之一。(2)甘肃省整体的经济状况在全国属于倒数。(3)传统的乡土建筑在防水上有自己的缺陷,除了防水上有一定的缺陷外,建筑的进深和开间也受到了严格地限制。(4)当地居民观念发生变化,居民多采用砖结构房屋,对采用生土材料的乡土建筑的兴致不高。

  甘肃河西走廊乡土建筑的更新策略研究

  策略(一)

  针对甘肃河西走廊的木材资源与石材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利用生土材料,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生土材料是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由于生土建材就地取材,资源极为充沛且性质优良、易于施工,加之干旱区气候普遍干燥,因此生土建筑的墙体材料可得到大规模推广。

  另外可以在生土这种材料中加入一些添加剂,增强生土建筑材料的抗形变能力和韧性,从而提高在地震时乡土建筑的稳定性和抗破坏能力。乡土建筑的这种生土材料也可以加入其他的添加剂改变自己的颜色。

  策略(二)

  甘肃省嘉峪关市的酒泉钢铁公司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公司,因此,乡土建筑的钢材的用量在一定基础可以得到保证。而且相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环保。另一方面,国家也在大力推广钢结构,而河西走廊拥有国有钢铁企业,这是一个利好的方面。轻钢结构的乡土建筑可以拥有相对于以前更大的建筑进深。轻钢结构和钢结构的房屋在经验借鉴上可以参考台湾建筑师谢英俊的团队的经验,谢英俊及其团队长期活动在偏远地区,他们的钢结构可以直接在甘肃河西走廊使用。钢结构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乡土建筑的开间不足的问题。

  策略(三)

  运用适宜技术,甘肃河西走廊总体的经济状况并不像中国其他地区那样好,这一地区的乡土建筑的材料应该以当地建筑市场可以得到的、量充足的建筑材料为主。

  针对传统的用生土建造的乡土建筑,可以利用现有的建筑材料做防水,虽然甘肃河西走廊属于干旱地区,但是防水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另外,还可以利用锯末、木屑、稻壳、麦秸、棉秸秆等生物质纤维为主原料,与塑料合成的一种绿色环保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也没有传统木材的易出现裂纹的问题。这种材料的名字叫WPC。WPC(Wood-Plastic Composite)是以锯末、木屑、稻壳、麦秸、棉秸秆等生物质纤维为主原料,与塑料合成的一种绿色环保复合材料。WPC 原材料来源为西北地区所富有,摆脱了对传统的木材依赖和宝贵林木资源的破坏,并能有效去除天然木材的自然缺陷,具备天然木材的质感与木纹。借助塑料的产品特性,WPC 可以一次成型,而无需二次加工油漆或者防腐,可以灵活按使用按产品不同形态分为线材、型材、板材、片材和异性材等。WPC 木材兼具植物纤维和塑料的优点,几乎可涵盖所有原木、塑料、塑钢、铝合金及其它类似复合材料的使用领域,能够创造产业化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另一种更新的材料是节能复合式土坯墙,是将传统的土坯墙体与天然隔绝材料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土坯墙体,使建筑外墙兼具优良的隔热及蓄热性能的节能效果。在农村地区常见的天然隔绝材料有:亚麻板、锯末板、动物毛发、芦苇板、秸秆板、碎纸屑板等。

生态木 WPC 建筑材

钢结构与夯土墙相结合(作者自绘)

室外复合式生土墙体构造示意图(作者自绘)

  早在石器时代,甘肃河西走廊就出现了人类的活动,到了两汉时期时期,生活在河西走廊上的人们,为佛教传入中国做了一些贡献,多种文化景观形成了丰富的河西走廊文化。然而在清代,曾经辉煌过的河西走廊就成了经济落后的地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而纵观70余年的西北地区聚落、乡土建筑研究,大体沿着“文化”、“社会”和“生态”三条技术路线踯躅前行,折射出同期建筑界理论思潮对乡土建筑研究的引导与影响。这其中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建筑的影响。甘肃河西走廊乡土建筑的发展由来是恶劣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在人类自身生存历史的一种生动投影,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甘肃河西走廊人民的无奈。甘肃河西走廊的乡村的窘境,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乡村所面临的问题。今天,身处甘肃河西走廊的人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不是有所改善,而是更加严峻,以前常用的建筑材料比如成品木材只能从外地购入,所以,新的建筑材料必须要投入到使用中。

  因此,“适用技术”的更新和推广绝非可有可无,而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它既是甘肃河西走廊资源匮乏格局提出的客观需求,人们探索新建筑材料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尝试是人类不断适应大自然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以后的建筑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