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帐号或密码错误
中华民族
民族地区
民族经济
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历史
民族服饰
民族饮食
民族建筑
民族风俗
民族节日
民族文学
民族艺术
民族工艺
民族教育
民族科技
民族传媒
编辑整理:王韵茹
级别:
浏览量:
关注度:1000
简介:
郭麻日村隶属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管辖,位于距县城8公里处的隆务河以西。郭麻日村是同仁土族集中的地区,是热贡历史文化名城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是同仁古寨之一,其古城堡更是同仁地区年代最早乃至国内保留最为完整的古堡之一,被誉为中国两千年屯垦戍边史活化石。
郭麻日古堡(图片来自中华网)
郭麻日古城堡景区大门(王铁志摄影)
从县城向北驱车8公里,就来到了年都乎乡的郭麻日村。村口伫立着一块古香古色的黑色石碑,上面用红色字体书写了郭麻日古堡的简介。继续前行几百米,一座古朴的村庄就已在眼前,走进郭麻日古城,斑驳的城墙,泥土的院落,令人恍如隔世一般,先人们征战的刀剑已折戟沉沙,埋人黄土,被时光吞噬。吱呀一声,一扇古朴的木门被推开,呈现在眼前的是由泥土和木头制成、经历了数百年风吹日晒的神秘古堡。
斑驳的城墙(图片来自中华网)
刻着古堡简介的石碑(图片来自中国日报网)
古城堡位于同仁县城的北边,初建公元7世纪。吐蕃东征吐谷浑时上卫藏四翼之朵德部落的千名官兵为镇守边关,在今郭麻日达缰山下筑城、繁衍生息成为这块土地上古老的居民(故此郭麻日古堡也称军营城),吐蕃解体后,公元1328年由郭麻日千户头人李本尖措主持迁址到现古堡的位置,历时5年,公元1333年落成,距今有700余年的历史。
古堡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东西长260米,宽96米,建筑面积2496平方米,有东、西、南三个城门,东门为正门,用红铜铸造,故郭麻日为“红色之门”。古堡内巷道星落棋布,除了相互贯通的巷道外,没有多余的回旋空间。巷道最宽2米,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村内的每一个院落就是一个军事防御单元,站在屋顶上可以用墙头当掩体。所以,敌人无论进入哪条巷道,无论往哪里躲藏,都会在村人的射杀范围内,颇有几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如今的游客在没有向导的引领下,只觉得到处都是无路可走的死胡同,根本无法从东到西、从南向北走出这城堡式的村落。城墙、巷道设计之奇妙,结构之复杂,布局之精巧,令人惊叹。站在古堡里狭长幽静又恍如迷宫的巷道中,脚踩着青石板,使人仿佛置身在过去战火纷飞的年代中。身边是高耸的斑驳城墙和一个个静怡的院落,偶尔有一两枝丁香花伸出墙外,又使人仿佛置身世外。每一处城门顶上都设置嘛呢经轮,是古堡建筑独具特色的地方。
古老的院墙(王铁志摄影)
幽深的巷道(王铁志摄影)
维修前的民居(图片来自中国日报网)
为改善狭小的寨内空间,当地居民均修建了二层木结构楼房,和青海乡村民居庭院宽敞的特点形成了反差。寨内民居庭院多为四合院式,房屋为土木结构平顶房,一般民居都有飞椽花藻之类。屋内一般以木板作隔扇,室内有护炕木板、护墙木板墙围,且多雕花草于其上。房屋一般面阔三间,正面以木板隔墙并装上木板条方格小花窗。佛堂设在二楼,佛堂所在的房屋一般都是上房,和佛堂不同向的两边厢房一般做卧室。院落中央一般都有竖挂经幡的旗杆,还设有桑台,具有明显的藏式特点。
维修后的民居(王铁志摄影)
维修后的两层民居(王铁志摄影)
维修后的民居(王铁志 摄影)
藏式风格的民居(王铁志摄影)
现如今郭麻日村中居住着189户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村民在端午节清晨起床后,要到麦地中打滚,沾染晨露,并还到隆务河边洗脸、洗澡,以祛病驱邪。另外,在这一天早晨还要给家中的马、驴等牲口剪去一些鬃毛和尾毛,以祈求六畜平安。除了风俗古朴,郭麻日村中很多村民还擅长绘画、雕塑、堆绣,热贡艺术繁荣,文化底蕴深厚。在同仁县城东部6千米,距离郭麻日村2千米的地方还有著名的“热贡艺术之乡”五屯村,村子由上下两村组成,村中家家人都会画唐卡,村中有著名的五屯上寺、五屯下寺。
民居内部(王铁志摄影)
参考资料:
1.中华网
2.中国日报网
3.新浪博客
4.同仁县人民政府网
粉丝数:102
村寨等级:
创建时间:2017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