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帐号或密码错误
中华民族
民族地区
民族经济
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历史
民族服饰
民族饮食
民族建筑
民族风俗
民族节日
民族文学
民族艺术
民族工艺
民族教育
民族科技
民族传媒
编辑整理:王韵茹
级别:
浏览量:
关注度:1000
简介:多布库尔民俗村隶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位于大杨树镇街西4公里处,距阿里河镇137公里。
地理位置
多布库尔民俗村隶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位于大杨树镇街西4公里处,距阿里河镇137公里。地处东经124°14′--128°51′,北纬49°21′--50°13′之间,齐加线铁路从大杨树镇腹地穿过,是我国东北地区南北运输大动脉上的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多布库尔民俗村(图片来源于鄂伦春自治旗政府网站)
人文民俗
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至今仍然保留着最传统、最完整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该村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民族人文风情。拥有“自治区级生态村”、“五彩呼伦贝尔民俗旅游精品线路”、“自治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等美誉。
多布库尔民俗村内建有三十余栋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民居,鄂伦春猎人部落绕村而建,为了保护鄂伦春文化传统与习俗,完整地保留了鄂伦春猎民生产生活方式、原生态文化,是展示鄂伦春民族独特民族文化和民俗不可或缺的窗口。鄂伦春的游猎文化,是这里展示的重点。如狩猎吸引鹿的工具鹿哨,已经演变成乐器,能够演奏带有鄂伦春文化特点的乐曲。用狍子皮鹿皮制作的冬季服装,厚实耐用,保暖作用突出。狍头帽是鄂伦春族男子最具特色的帽子,这种帽子用完整的狍头头颅剃除头骨,保留双角双耳制成,形象逼真,又保暖实用。狍头帽在打猎时起到伪装的作用,现在人们已经很少捕猎了,但狍头帽用于儿童服饰,凸显了少年儿童活泼可爱的情趣。鄂伦春族是个狩猎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白桦林中,又称为白华民族。民俗村展示的一些鄂伦春族手工艺品,由兽皮和白桦皮制作而成,如用桦树皮制作的桶、盆、碗、盒等,上面用压印、拼贴、烙烫和绘画等多种手法装饰出丰富多彩的图案,显示出鄂伦春妇女的精湛手艺和艺术天赋。
村名来源
该村风景秀美,资源丰富,有柞、桦、杨树,80多种名贵药材,野生浆果,食用菌类,山野菜,本地特产榛子,野生动物60多种,水产品丰富,矿产资源丰富。
据史料记载和多方考证,一百多年前,大杨树镇区这个地方是一片空闲的开阔地。没有高大的树林,大部分是灌木丛生的小树和草甸子。但在甘河北岸的冲击平原上,却生长着两棵伟岸高大、“出类拨翠"的白杨树,其直径约1米多。当时有一些“安达”(经商做买卖的人)都以这两棵大杨树作为经商地点标记进行商品物资的交易;一些利用河流放木排和购买木材的汉族人偶尔路经此地,也以此作为停排休息的地方。久而久之,便因此得名——“大杨树”,并延续至今。为大杨树镇。
鄂伦春族传统民居:仙人柱(图片来源于鄂伦春自治旗政府网站)
历史沿革
早在清朝光绪30年(1904年)猎人在大杨树“九峰山”附近,发现了煤田露天煤。光绪32年(1906年)清政府奏准开采。。
民国九年(1920年)停止对煤矿的开采。
1935年(康德三年)由日本拓民(苏联白党)一百余户约三百多人迁入大杨树地区。当时日本利用白党青年人当兵以反对苏联。其它人员以狩猎、放牧、种地维持生活。
1937年以后,日本特务机关直接管辖鄂伦春地区(包括大杨树地区)。
1947年,我国东北解放,小二沟地区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诺敏努图克。
1948年春,又将古里、多布库尔、甘河、奎勒河流域的四个猎民部落合并在一起,在朝阳成立了甘奎努图克(归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管辖)。
1949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政府认为大杨树地区气候适宜、天时好、地利强,是发展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好地方,因此,又将甘奎努力图克从朝阳迁址到大杨树。
1959年秋季将甘奎努图克改名为甘奎公社,隶属鄂伦春自治旗管辖,当时人口约千人;集聚的民族有汉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并相继发展供销、邮电、医疗、粮店、学校等行政事业单位。
1972年12月2日,大兴安岭地区党的核心小组核发(1972)172号文件《关于中共大杨树区首届委员会的批复》决定:委员由26人组成,党委12人,王凤祥任书记。1975年9月24日,做出两项规定:即“甘奎公社仍由鄂伦春自治旗管辖”和“撤销大杨树地区建制,建立大杨树镇”。
宗教信仰
鄂伦春族历史上曾信仰萨满教。萨满教信仰万物有灵,人类祖先、日月星辰、高山大树、凶猛动物都能成为崇拜的对象。如今,精通萨满教的巫师已寥寥无几,但由信仰萨满教形成的习俗还广泛流传于民族村寨中。
鄂伦春人打猎归来时,要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下山定居后,为纪念游猎历史,1991年,鄂伦春族自治旗政府把每年的6月18日定为鄂伦春族的传统节庆日“篝火节”。在“篝火节”这天,鄂伦春人身穿艳丽的民族服装聚集在一起,祭祀天地神灵,举行文艺和体育活动。“篝火节”已经成为加强民族团结,展现新时代鄂伦春族风采的盛会。
鄂伦春族的传统节庆日“篝火节”(图片来源于鄂伦春自治旗政府网站)
对于狩猎民族来说,山林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崇拜高山大树。鄂伦春人崇拜“白那查”山神,每次进餐前都要将碗举过头顶绕两圈,饮酒前用中指蘸酒弹两下,以示敬献山神。传说,白那查常常变成白胡须老人来帮助猎人,所以他们常把这个形象画在山林中的大树上,每位猎人经过刻有山神的大树时,都要下马祭拜。
风味饮食
自古以来食兽肉、衣兽皮的鄂伦春狩猎民族,在自然生存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在多布库尔民俗村,最常见的鄂伦春族风味美食有“手把肉”、“晒肉干、晒肉条、“阿苏纳”、生吃腰子、灌血清、烧肉片、煮肉汤等 。
吃“手把肉”在北方狩猎和畜牧民族中较为普遍。鄂伦春族的吃法是,把狍子、野猪、犴或鹿肉切成大块、放到锅里,掌握火候到鲜嫩可口时捞出,每人用刀割着食用。吃肉时若是蘸上用盐、野韭菜花和野葱调制的肉汤,味道更加可口。至今,每逢盛大的民族联欢会或有贵客临门时,大家都要围坐在一起,互相献上“手把肉”。
晒肉干和晒肉条,是进山打猎的人们在捕获猎物之后不便存放,便将兽肉切成条、块,加入佐料煮熟后,放在柳蒿帘子上或挂在树枝架上晾晒而成。为了使肉尽快晾干,还可以在帘架下面生火熏烤,然后储存起来。在冬、春两季做粥、汤或炖菜时加入肉干、肉条,别有滋味。
“阿苏纳”是把煮熟的狍子心、肺、里脊肉切成小块,和煮熟的狍脑子拌在一起,加入野韭菜花和野葱,用野猪油或熊油搅炒,味道鲜美。有的猎人在山上打到狍子后,打开腹腔,到出肝和肾,用水或雪洗揉一下即能生吃。据说生吃肝、肾可以明目清火,和“阿苏纳“一样,都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成份。
猎人们还有一种比较讲究的食物,就是灌血清,鄂伦春语叫“布油色”。在猎到鹿、犴或野猪之后,把胸腔打开,用猎刀在肋骨上划几道,让血流在容器里。过一小时后,鲜血沉淀下去,上面浮起一层透明的血清。把血清灌进收拾干净的肠衣里,加盐和野韭菜等佐料,就煮成了白嫩爽口的上等佳肴。
此外,在野外架起篝火烧烤肉片、用柳蒿芽和老山芹等野菜煮食兽肉汤,也都是鄂伦春人喜欢的肉食品。
附近景点
嘎仙洞距离大杨树镇130公里,是拓跋鲜卑鲜碑祖先最初居住过的地方,洞南北长100余米,东西宽20余米,高约20余米,洞内西壁的石刻祝文是北魏皇帝拓跋焘于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派李敞来这里祭祖时刻下的。祝文的内容与历史文献《魏书的记载基本一致。这是1500多年前保存至今的原始“档案”,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1980年首次被考古学者米文发现,198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多布库尔民俗村(图片来源鄂伦春自治旗政府网站)
嘎仙洞森林公园位于去的嘎仙洞途中,原拓跋焘森林公园,1997年始建,占地面积15819公顷,园内设有五大景区:一是进入森林门,由凉亭,旅游商店组成的每一景区;二是由二个欧式二层楼、二个蒙古包、二个撮罗子(仙人柱)和古建筑大厅四种建筑风格组成的嘎仙山庄;三是以长廊、凉亭、人工湖、吊桥为一体的漫步区;四是以马鹿、狍子、野鸡饲养为主的野生动物驯养基地;五是以进入嘎仙洞地段自然风光为主的文物古迹区。整个公园呈现出古朴、典雅、幽静、自然的景致。
相思古原始森林景区位于大杨树西80公里处,总占地面积10.75平方公里,由鄂伦春风情园、奎原度假村。原始林生态园、乳泉溅游览休闲区4个景区组成,其交通便利,景色宜人,风情独特;可乘森林小火车,品远古文化,游原始生态,赛马射猎,观杜鹃嘀血,划船垂钓,采野菜山珍,览湖光山色,看松景婆娑,跳民族歌舞,尝风味小吃,是一个集观赏、休闲、怀古、餐饮一体化的综合性生态景区。
达尔宾罗湖位于大杨树镇西110公里处,不仅有漪旎的风光、平静的湖面、大兴安岭唯一的一处大峡谷—神指峡,而且一年一度的杜鹃节在那里召开。
粉丝数:102
村寨等级:
创建时间:2017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