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医药 > 其他 > 基础知识  > 详细页面

张宝玉、张金东: 传承回医正骨的“父子兵”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牛锐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1日 浏览量:22408

  不开刀,不打石膏,不用金属物穿刺牵引,就凭一双手摸骨诊断,经一番拔、拉、提、推的手法复位,再敷上散发着神秘香气的药膏,捆上小夹板,只消看一轮月圆月缺,断骨就愈合了——这不是金庸大侠笔下的“神功”,而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张氏回医正骨诊疗法。

  张氏回医正骨,源于回族医学中的正骨科。历经150载传承,这朵回族医学领域的马兰花,在张氏回医正骨第三代传人张宝玉的继承与创新下,散发出更加迷人的清香。2008年,张宝玉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张氏回医正骨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张宝玉的子女同他一起扛起了传承张氏回医正骨的旗帜,用他们的妙手,奋力开辟出回族医药发展的新天地。

  迎难而上,让“传家宝”普惠乡亲

  今年67岁的张宝玉,出身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马莲渠乡“仁宝张氏回医正骨”世家。庄重、慈祥、内敛,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讲起张氏回医正骨的故事,张宝玉充满自豪。

  清朝同治年间,张宝玉的祖父张华坤被火药所伤,白彦虎“十八大营”的随营医生用所携回药为其疗伤,并向他传授了制药法和诊疗法。此后,张华坤开始按此法在民间行医,并广泛收集回回药方,研究回医正骨。

  回族医学是回族群众在借鉴、学习、吸纳中国传统医药文化,融合阿拉伯-伊斯兰医学文化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医学文明。宋元时期,频繁的战争催生了对金伤治疗的迫切需求,回族医药的优势使其备受朝廷重视,出现了回医入仕的局面,涌现出《回回药方》等集阿拉伯医药学与中国传统医学为一体的医学专著。明末清初,随着回族人口的分散迁移,回族医药文化逐渐散失。张华坤的举动,无疑为回族医药的传承立下了功劳。

  “小时候,我就对回族医药有朦胧的认识。”张宝玉说,爷爷和父亲在家乡小有名气,村民们有个头痛脑热,常跑上门来求医问药。因为对回药好奇,年幼的张宝玉喜欢帮忙拿药、配药。有时,父亲张成仁骑着毛驴到周边行医,也会带上张宝玉。

  16岁那年,张宝玉开始在马莲渠独立行医。“那时候,治病全凭一双手。”张宝玉回忆,当时,上门治病的患者大多很贫穷,他就在自家院子里加盖了十几间平房,免费给患者提供食宿。患者有钱就给,没钱他也不要。为了表示心意,有的患者就拿着自家种的萝卜、白菜等道谢。

  “我的前半生可以说是倒贴钱给患者治病,自从建起医院才有了明确的收费标准,但依然很低。”张宝玉说。

  行医没几年,张宝玉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病例。有一天,一位村民被大树砸伤,腿部骨折,病情危重,当地医生建议立即去市里的医院做截肢手术。一方面,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从乡里赶到市区要几个小时,病人等不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全这条腿,患者家属斟酌之后,把病人送到了张宝玉面前。

  “看到他的病情,我心里也发怵,只能硬着头皮治。每天给病人换两次药。为了把药敷进创口,我就从芦苇秆中间的洞往患处吹药。用了几十种回药生肌、化腐、解毒、拔脓,不到两个月,腿治好了。”张宝玉说。这件事使张宝玉声名鹊起。从此,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继承创新,古老医术在玉树灾区显身手

  为了使祖传医术造福更多患者,1986年,张宝玉毅然丢掉马莲渠乡卫生院的“铁饭碗”,开办了张宝玉正骨院。新世纪初,他又相继在吴忠市、银川市建立了张氏回医正骨医院及研究所等机构。这些机构的新建,既填补了我国西部没有回族骨伤专科医院的空白,也为回族骨伤医药的研究、开发搭建了平台。

  行医50多年来,张宝玉治愈患者60余万人次。他在实践中形成了手摸法、提拉法、推倒法等一整套治疗方法,并提出治疗骨折采用“手法接骨个性化、手法复位和回族药物相结合、固定与功能锻炼相结合”的诊疗理论。在回药制剂方面,他在祖传秘方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创新,研制出“活血化瘀回药膏”、“接骨续筋回药膏”。如今,这些制剂已被宁夏药监局批准注册,投入生产,用于临床。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张宝玉带着儿子张金海、张金垒等11名医护人员,奔赴灾区参加救援。汶川地震时,张宝玉就曾向宁夏卫生厅申请去灾区参加救援,终因地形复杂没去成。玉树地震后,他迅速组织人员开着装有价值10万元药品的救护车赶往灾区。因为高原反应,有人到了玉树就开始流鼻血、呕吐。“幸亏带了一罐氧气,要不然自己也回不来了。”张宝玉说,“当时,儿子认为我年龄大了,不让我去,可我实在不放心。” 

  在灾区,为骨伤患者做一台手术需要很高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此时,擅长金伤治疗的回医正骨有了用武之地。“我们治疗骨伤,就用手法诊疗复位,再敷上自制药膏,打个小夹板,患者就可以离开了。3天来换一次药,一个月就可以痊愈。”张宝玉说,在玉树的7天7夜,他们共救治了200多位骨伤患者。

  鉴于张氏回医正骨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医疗价值,2008年,张氏回医正骨列入国家级非遗目录,张宝玉成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而张宝玉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辛勤耕耘,又让他在今年夏天站在了“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的领奖台上。

  宣传交流,让更多人了解深藏的瑰宝

  张宝玉有三双儿女。为了增长医学知识,更好地传承祖传医术,张宝玉不仅自己考入湖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深造,还把孩子们也送到医科大学学习。如今,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加上女婿、儿媳,共有9位家人跟随张宝玉学习祖传医术,同他一起扛起了传承张氏回医正骨的旗帜。

  在张氏回医正骨家族式的传承图谱中,如果把张宝玉比作“首席专家”,那么这个团队的“企划宣传部长”恐怕非他的长子张金东莫属了。

  张金东今年35岁,年富力强。他既深得父亲的真传,又接受过现代医科大学的系统教育,现为张宝玉传统回医骨伤专科医院副院长、宁夏张氏回医正骨研究所副所长。

  记者初次见到张金东,是今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回医药学术交流大会上。会上,他用心聆听专家的发言;会下,他主动和同行交流,探讨回族医药发展之道。面对记者没有预约的采访,他竟然掏出一套完整的图文资料,讲起祖传医术的历史、源流、传承,有条不紊。

  此后不久,作为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负责人之一,他的身影又活跃在广州举行的2013中医学术流派高层论坛上。会议期间,他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把与会同行统统邀请进去,随时分享民族医药的最新资讯,探讨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我父亲常常教导我们,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回族医药要与时俱进。有了先进的传媒手段,为什么不用?”张金东说,现在除了行医,他还在做张氏回医正骨资料的整理、归纳、宣传工作。“我们方便实用的正骨小夹板,再不宣传就没人用了。”

  作为张氏回医正骨第四代传承人之一,张金东深感责任重大。“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什么消失了?因为后继乏人。引入市场机制以后,这门手艺就是我的饭碗。从事一项事业,需要从社会角度、个人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感。我觉得,治好一个病人,比吃什么好东西、拥有多少财富都强。”张金东说,近几年,张氏回医正骨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张氏回医正骨医院先后成为全国优秀民营中医医院、全国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单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保护基地。这说明国家对这一文化遗产高度重视,自己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薪火相传,期待飞得更高

  2011年,张氏回医正骨作为“国家公共卫生资金专项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在银川市举办了两期培训班,来自宁夏28家中医院相关科室的技术骨干160余人参加了培训。

  这件事让张金东既自豪又惊讶。“我们是民营医院,28家公立医院派医生来进修,还主动要求搞技术合作、技术支持,这在原来是不敢想象的。”张金东说,对于民营医院来说,公立医院是“老大哥”。现在,“老大哥”放下了身段。这种转变是怎么来的?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重视,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有货真价实的过硬技术。

  自豪之余,张金东也有隐忧。虽然自己拿出最成熟、最容易掌握的技术,但是经过短期培训,公立医院医生到底能掌握多少,应用到什么程度,还是未知数。在我国现存的医疗体系中,人们对民族医多少存有偏见。西医主导,中医次之,其后才是民族医,这种现实的层级关系没有改变。如果病人骨折了,到综合性医院通常会按西医的方法治疗——做手术,用钢板固定断骨。一旦引入手术措施,传统的复位手法很可能就被摒弃了。

  “既然能够用手法复位,为什么一定要手术治疗呢?中华医药源远流长,怎么就让西医药压得透不过气来呢?”对此,张金东有些想不通。有专家说,是“廉”把中医害了。比如,腰椎扭伤,找西医做个核磁,全套检查需要几千元。而回医就凭手摸摸、捋捋,搬一下40块钱,连片子都不用拍。在张氏回医正骨医院,门诊人均费用80元,住院人均费用3400元。“越贵的,就是越好的”,这样的消费心理,直接影响了民族医的发展。

  为了让患者有一个更好的回医正骨诊疗环境,今年,张金东和家人筹资在银川买了20多亩地,开建一家新的张氏回医正骨医院。新建医院计划设置300张病床,预计吸纳300名工作人员。“这家医院建起来后,将集非遗基地、研究所、展示厅、人才培训于一体,是回族医药比较全面的展示窗口。”张金东说。

  张金东有个愿望,就是把张氏回医正骨建设成更规范、更系统、影响力更大的中医学术流派,使其在全国乃至伊斯兰国家都有一定的影响力。“父亲经常教育我们:‘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就已经失败了。’我会通过毕生努力来实现这个目标。”他说。

  张金东有个可爱的女儿,今年5岁。和小朋友玩“过家家”的时候,她会学着家人的样子,给“受伤”的小伙伴打上绷带。看到这样的场景,张金东无比欣慰:“弘扬回族医药传统文化是我的责任。不仅我自己要把祖传的手艺继承下来,我的下一代还要站在我的肩膀上,飞得更高更远。”

下一篇: 水族医药